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现有标准
现在实行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将医院污水按其受纳水体不同的使用功能等规定了相应的粪大肠杆菌群数和余氯标准,对COD、SS等理化指标无特别要求,只需达到要求相对较低的其他排污单位标准,且只给出余氯下限而无上限。
根据现行标准,现有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级别低,主要存在(1) 悬浮物浓度高,影响消毒效果;(2)水质波动大,消毒剂投加量难以控制;(3) 消毒副产物产生量大,影响生态环境的安全;(4)余氯标准无上限,过多余氯危害生态安全等问题。
新标准
为了加强对医院污水污物的控制和实施新的环境标准体系,国家已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编制《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新标准对医院产生的污水、废气和污泥进行了全面控制,在强调对含病原体污水的消毒效果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安全。
2、在生物指标上,新标准对排入下水道与排入水体的医院污水提出不同要求。新标准严格区分医院性质,同时根据污水去向分为两个等级,并在原有标准基础上提出严格的控制各级指标。
3、新标准考虑了消毒效果和生态安全性问题,针对不同性质医院及污水去向对消毒时间和余氯量均作了明确规定,严格了余氯标准的上限。
4、在理化指标方面,对排入地表水体的医院污水和传染病医院污水的COD、BOD5、SS、动植物油、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都在原有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增强污水处理系统的抗风险性。考虑氨氮也消耗消毒剂,对氨氮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臭氧消毒
臭氧,分子式为O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是国际公认的绿色环保型杀菌消毒剂。臭氧在水中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羟基(OH)对各种致病微生物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单原子氧(O)具有强氧化能力,对各种病毒、细菌均有很强的杀灭能力。
臭氧发生器消毒具有反应快、投量少;适应能力强,在pH5.6~9.8、水温0~37℃范围内,臭氧消毒性能稳定;无二次污染;能改善水的物理和感官性质,有脱色和去嗅去味作用。但缺点是无持续消毒功能、只能现场生产使用、臭氧消毒法设备费用较高、耗电较大。
臭氧制备法有电晕放电法、紫外线法、化学法和辐射法等,工程一般采用电晕放电法。
1、医院污水臭氧处理站应设置空压机房、臭氧发生器设备间和操作间。空压机房安顿空压机,空压机应防震和防止噪声。臭氧发生器间应留有设备检修空间。臭氧接触塔在冰冷地区应设在室内,尾气处理后设排气管排出室外。
优点 | 缺点 | 消毒效果 | |
氯 Cl2 |
具有持续消毒作用;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量准确。 |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THMs);处理水有氯或氯酚味;氯气腐蚀性强;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 能有效杀菌,但杀灭病毒效果较差。 |
次氯酸钠 NaOCl |
无毒,运行、管理无危险性。 |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THMs);使水的PH值升高。 | 与Cl2杀菌效果相同。 |
二氧化氯 ClO2 |
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不产生有机氯化物(THMs);投放简单方便;不受pH影响。 | ClO2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只能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制取设备复杂;操作管理要求高。 | 较Cl2杀菌效果好。 |
臭氧 O3 |
有强氧化能力,接触时间短;不产生有机氯化物;不受pH影响;能增加水中溶解氧。 | 臭氧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复杂;制取臭氧的产率低;电能消耗大;基建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 | 杀菌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均很好。 |
紫外线 | 无有害的残余物质;无臭味;操作简单,易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和维修费用低。 | 电耗大;紫外灯管与石英套管需定期更换;对处理水的水质要求较高;无后续杀菌作用。 | 效果好,但对悬浮物浓度有要求。 |